嶺南陶花---第四輯

         金山中學—創造之神的駐足點


金山中學是一所有着134年歷史的名校,文化積澱深厚,名師薈萃,為國家培養了眾多英才。

1996年12月,金山中學正式成立陶行知研究會,教師踴躍參加。章程中包括: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為指導,探索班主任工作的科學原理和方法、探索各學科教法、學法和考法的改革途徑、探索“應試教育”向素質教育轉變的策略和措施。

〈一〉啟動“四大辦學特色”

經過多年的借鑒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實踐和理論研究積累,逐漸形成了“創造教育、生存教育、專能教育、情感教育”四大辦學特色體系,用以指導各項工作。

“創造教育”促進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,培養學生的創造銳氣和創造個性。教師創造地教,學生創造地學,做到“德育,注重自治;體育,注重自強;智育,注重自學。”

把創造教育落實到課堂教學中。開設“拓展型知識課”。

在高三級開展“學習論壇”,參照“小先生制”指導高三考備課。從2002年2月起,組織學生開設“學習論壇”,由全體學生提出各自的疑問,選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問題,推選對這些問題有研究的學生担當“論壇”主講,其他學生自由參加,提問,老師担任指導及解答難題,實現學生主動,互動的學習方式。

金中歷屆高考成績各列前茅,2010年重點本科上線取得新突破,82﹪的畢業生考上重點院校,全省排名第二名,僅次於廣州華師附中。

升學率已不再成為重點學校的唯一色彩,如何使學生建立完善的智能結構,在追求全面發展的基礎上,形成創造銳氣,養成健康人格?這成了金中領導和教師的新思考。

“專能教育”,學校要創造條件,使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在金中逐步脫穎而出。

“生存教育”,金中全員寄宿,學生必須適應獨立生活的環境,這是外宿學校難以擁有的特殊教育資源,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,交往處世能力、自我監控能力”,使金中學生比同齡人有更強的獨立生存競爭能力,成為永遠的強者。

“情感教育”,金中認為無論從生理發育、心理成長、還是學生面臨的生活前景考驗等角度來看,接受良好的感情教育是高中生非常迫切的需要。於是學校提出以親情教育、友情教育、愛情教育為核心的品德和情操教育的實驗課題。舉辦講座,徵文比賽等等活動,收到良好效果。

〈二〉創設制度化的校園活動,形成辦學傳統

創造節 自1996年起,每年校慶(4月7日)前後一週時間舉辦“創造節”

陶行知創造宣言:“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,讓我們接過來繼續創造。”

1996年4月1日,金中第一屆創造節,學生代表宣讀“創造節宣言”……我們自信:創造節每一顆果實,都孕育着一代天驕之夢,誰敢說我們之中出不了張衡、華羅庚、牛頓、愛恩斯坦?!

高擎創造的火炬,照亮人生的征途,我們的創造將奏響成功的樂章,我們的創造會開闢人生的輝煌!”

創造節內容豐富多采:書法、繪畫、體育競技、演講比賽、辯論會、學術論壇、出版文集、詩集、音樂會(獨唱、合唱、器樂演奏)等等40多項,學生個人或班級集體、社團為單位參加。教師也展出書法、繪畫、舉辦學術講座。

每屆創造節,主題的選擇,活動統籌安排等等,全部由學生獨立完成,教師只是提供一些指導。

每屆創造節選出10位“創造之星”,包括比賽演出的佼佼者及策劃統籌的優秀人物,其中不少日後成為高考狀元。

能在創造節參加活動一展風采,成為每個金中學子追求、努力的目標,同學們在競爭中從膽怯走向勇敢,從封閉走向開放,培養了同學們的審美觀、自信心、自尊心、創造力和團隊精神。每位金中學生在校經歷了三個創造節,為從容地走向充滿競爭的社會做好了心理的準備。

〈三〉校園建設,突出“人文教育”的辦學思想

金中校園景觀歷來一流,但缺少文化景觀的主題。學陶師陶之後,建設人文校園成為全校共識。學校開闢了200平方米的校史展覽室,修建紀念金中著名校長的紀念亭:“守素亭”(紀念20世紀20年代中期的老校長、哲學家杜國庠,字守素)、“春濤園”(潮汕革命烈士李春濤校長)、昭清園(紀念抗日戰爭時期堅持辦學的老校長詹昭清)等。

鼓勵每個班打造班級文化,提出能代表每位同學心聲的響亮口號,如高一、高二、高三的“永不言敗,強者心態”、“追求輝煌,現在啟航”、“努力,一切皆有可能”等等。

學校又發動每一屆畢業生留下集體贈石刻,如:1997屆“琢玉”,1998屆“磨劍”等等。一大批校園文化設施的建成,突出了人文教育的辦學思想。

學陶、師陶,為百年名校金山中學增添含金量。


Comments (0)

Post a Comment (showhide)
* Your Name:
* Your Email:
(not publicly displayed)
Reply Notification:
Approval Notification:
Website:
* Security Image:
Security Image Generate new
Copy the numbers and letters from the security image:
* Message: